您的位置:首页 > 健康教育 > 健康教育

产后比宫缩更痛的折磨?一文读懂骨盆旋移与科学应对方案

发布人: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    发布时间:2025-11-24

近日,李女士(化名)迎来了她的第一个宝宝,然而,伴随喜悦而来的还有疼痛。
   “我以为生之前的宫缩痛已经很痛了,好不容易生完宝宝,我的骨盆像被拆开重组了一样,比宫缩痛还痛,翻身都困难,别说起来了,有人扶着去厕所都感觉每走一步路在受酷刑一样……”刚刚生完宝宝的李女士告诉了医护人员。
 
根据李女士的症状,妇产科医生黄素兰为她安排了骨盆X光片,结果发现,李女士的骨盆无骨折征象,耻骨联合分离6mm,属于正常范围内(耻骨联合分离:非妊娠骨盆正常值≤3mm,妊娠骨盆正常值7-9mm),但存在左侧骨盆向后旋转、右侧骨盆向前旋转,左侧髂骨、坐骨上移,右侧髂骨、坐骨下移的情况。
 
(修复前骨盆)
为解决李女士的问题,黄素兰医生为患者进行了骨盆手法复位,复位后,李女士感觉疼痛明显好转,可以自己起床了,走路也很顺畅了。李女士和她的丈夫向黄素兰医生表示了感谢。
 
(修复后骨盆)
骨盆手法复位为何能快速缓解疼痛?
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
 
骨盆的结构与正常位置
         骨盆由三块骨头组成:两侧的髋骨(每侧由髂骨、坐骨、耻骨融合而成)和后方的骶骨。它们通过强大的韧带(如骶髂关节韧带)和肌肉连接在一起,形成一个稳定的环形结构。
 
什么是骨盆旋移?
         骨盆旋移综合征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,而是一个描述骨盆位置异常的统称。它指的是构成骨盆的骨骼(主要是两侧的髂骨和中间的骶骨)因为各种原因脱离了正常的中立位置,发生了旋转、倾斜、错位等现象。常见于产后女性、久坐人群。
 
导致产后骨盆旋移的原因有多种。
        孕期身体会分泌松弛素,将骨盆关节的韧带变得松弛,以适应胎儿的生长和分娩。分娩过程中的用力、胎儿的娩出等因素也可能对骨盆造成一定的冲击和影响。
        产后骨盆旋移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症状。常见的有腰背部疼痛、耻骨联合处疼痛、下肢不等长、步态异常、长短腿等。部分妈妈还可能会出现盆腔器官脱垂、尿失禁等问题。
 
因此,产后骨盆旋移不容忽视。

骨盆转移如何治疗?
 
骨盆旋移治疗方式多种:
1.手法治疗:包括推拿与整复,运用手法治疗,使错位的关节得以复位,穿行于痉挛、高张力肌肉下的血管压力下降,血流顺畅,加快损伤肌肉组织修复,缓解肌肉痉挛,以达到筋柔骨正。
2.康复训练:通过特定的动作来增强骨盆周围肌肉的力量,稳定骨盆,如骨盆时钟运动、臀桥等。
3.佩戴骨盆矫正带:可以给予骨盆一定的支撑和固定,帮助恢复骨盆的正常位置。
骨盆旋移综合征不仅是产后妈妈腰腿痛的常见元凶,更是许多腰骶部疼痛背后的 “隐形黑手”。如果你的腰腿疼痛持续存在且久治不愈,不妨关注是否是骨盆出现了问题。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,明确诊断后通过科学规范的治疗与康复,早日摆脱疼痛困扰,重归健康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