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 健康教育 > 健康教育

从一个“烟民的胸痛”到11.20的警示:这些心梗信号,你必须知道→

发布人: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    发布时间:2025-11-24

        近日,一位吸烟20余年,59岁的梁师傅(化名)在工作时突然感到胸闷痛、伴大汗淋漓,胸口像被巨石死死压住,喘不过气,大汗瞬间浸透衣背。起初他以为是老胃病犯了,想硬扛到下班再回家休息,可一阵强烈的濒死感袭来,让他猛然想起不久前在短视频上看过的“胸痛中心”科普。他不再犹豫,立刻拨打了 120 求救。
        我院急救医生在救护车上立即为梁师傅完成进行心电图检查,结果明确指向“急性前壁心肌梗死”!这份心电图也通过“胸痛中心群”实时同步至胸痛二线医生手中。
    “立即启动导管室!”随着指令下达,我院绿色通道全面开启。介入团队迅速开展急诊PCI(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),成功开通堵塞血管。从患者入院到血管开通(DtoB时间)仅用42分钟,医护人员凭借高效的急诊介入手术,成功将梁师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。
 
(△心脏闭塞血管及开通后血管图像)
         尽管梁师傅顺利获救,但他心脏的部分心肌已坏死,留下了永久性损伤。我院心内科李南杰医生告知他:“你是幸运的,你的果断决策与我们的快速响应,共同挽救了你的生命。” 梁师傅长期吸烟、血脂偏高,且4兄弟中有3人曾因心脏问题植入支架的家族史,这些未被及时纠正的危险因素,正是此次心梗发作的关键诱因。
         梁师傅的故事,是千千万万个心梗病例的缩影。他的“幸运”恰恰揭示了我国心梗救治的核心痛点:公众认知不足与救治延误
         这也正是我们将每年11月20日设立为“中国心梗救治日”的初衷所在。
 
“11.20”的含义
每年11月20号是“世界心梗日”,也称为“中国心梗救治日”。
11.20”这个特殊的数字蕴含着两条关乎生死的急救法则:
 “1”: 出现急性胸痛,要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。
 “2”: 明确诊断心梗后,抢救的黄金时间为120分钟。
口号:
 要牢记两个120!
胸痛立刻拨打120!
心梗救治争取黄金120分钟!
 
识别心梗信号
典型信号: 
胸痛: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,持续不缓解。
放射痛:疼痛可能向左肩、左上肢、后背、颈部、下颌放射。
伴随症状:常伴有大汗、呼吸困难、濒死感。
不典型信号(易被忽视、尤其女性和老年人):牙痛、嗓子发紧、左上肢麻木、后背痛、恶心呕吐、乏力头晕。
 
错误的应对方式(大声说“不”)
1. 不要硬扛!不要以为“休息一下就好”。
2. 不要自行驾车去医院!途中病情加重极其危险。
 
3. 不要盲目含服硝酸甘油!如果血压低,可能会加重休克。
 
正确的应对方式
1. 立即停止活动,静卧休息。
2. 立即拨打120,说清位置和症状。
 
3. 保持镇定,必要时施救:若患者意识丧失、无脉搏搏动,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术:胸外按压+人工呼吸。若有自动体外除颤器(AED),尽快使用。
 
4. 尽快送达就近胸痛中心,为抢救心肌赢得黄金时间。
 
预防心梗的措施
▪ 健康生活方式(基石中的基石):
这是每个人都能做且最有效的预防措施。
1.合理膳食:低盐、低脂、低糖、高纤维、优质蛋白质。
2.规律运动: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(如快走、慢跑、游泳、骑自行车)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。
 
3.控制体重:将体重指数(BMI)控制在18.5-23.9的理想范围内。
4.彻底戒烟,远离二手烟:吸烟是心梗的“独立强危险因素”。戒烟是预防心梗最经济、最有效的单一措施。任何时间戒烟都能获益。
 
5.限制饮酒:建议不饮酒。
6.保持心理平衡:长期精神压力、焦虑、抑郁、A型性格(易怒、好竞争)都会增加心脏负担,学会管理情绪,通过运动、冥想、兴趣爱好、与家人朋友沟通等方式减压。
 
▪ 控制与心梗相关的疾病
1.高血压:定期监测血压,遵医嘱长期、规律服用降压药,即使感觉良好也不能自行停药,目标值通常为<140/90mmHg,具体目标需由医生根据个人情况确定。
2.糖尿病:严格控制血糖,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(HbA1c)。遵医嘱用药或使用胰岛素,结合饮食和运动管理。
 
3.高脂血症:重点关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LDL-C,即“坏胆固醇”)。于不同风险等级的人,LDL-C的目标值不同(高危者要求更低)。他汀类药物是首选降脂药,需长期坚持服用。
         心梗救治,时间就是心肌,时间就是生命。牢记 “两个 120”,认清信号、科学应对、主动预防,愿每个人都能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心脏健康,远离心梗威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