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 健康教育 > 健康教育

抽血时,为什么有时一管,有时好多管?

发布人: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    发布时间:2025-11-06

抽血时,看着护士手边排开的五颜六色采血管,您是否曾心里一紧,默默犯起嘀咕:
“抽这么多管,我得吃多少饭才能补回来啊?”
“是不是我的病情特别严重,才需要检查这么多?”
 
        别担心,今天将为您揭开这个“小秘密”。这背后,可不是“随意多抽几管血”,而是一门严谨的科学!
 
采血管颜色多,各有各的“专长”
        首先,请您放心,抽血的管数 ≠ 病情的严重程度。
        就像做饭时,糖和盐要分开放,不会混在一个罐子里一样,检验项目多种多样,不同的检验项目对血液样本的要求也天差地别。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,我们必须使用加有不同添加剂的专用采血管来分装血液。
        所以,护士根据您的检查项目,拿出各种不同颜色的管子,恰恰体现了医疗服务的专业与精准。
 
采血管“家族”大揭秘
        这些五颜六色的管子,可不是为了好看,而是一个分工明确的“团队”。一起来看看最常见的几位成员:
 
「紫色头盖管」 血常规“专家”
用途: 主要用于血常规检查。
特点: 添加了EDTA-K₂抗凝剂,能有效防止血液凝固,保证血液细胞形态完整,让仪器能精准分析您的红细胞、白细胞、血小板的数量和分类。
 
 
「金黄色 /红色头盖管」 生化“主力军”
用途: 用于检查肝功能、肾功能、血脂等大部分生化项目。
特点: 它内壁有促凝剂,能加速血液凝固。通过离心机分离后,我们能得到血清,分析其中各种化学成分。
 
 
「蓝色头盖管」 凝血功能“侦探”
用途: 专门用于凝血功能检查(如凝血四项)。
特点: 添加了枸橼酸钠,它能精准地“抓住”血液中的钙离子,从而阻止血液凝固。这个比例要求非常严格,所以采血量必须精准到位。
应用场景: 手术前、服用抗凝药(如华法林)期间,都需要用它来监测您的出血和凝血风险。
 
 
「黑色头盖管」 血沉“监测员”
用途: 主要用于血沉(红细胞沉降率)检查。
特点: 同样使用枸橼酸钠抗凝,但浓度和比例与蓝管不同,专用于观察红细胞在特定时间内的下沉速度,对炎症、风湿性疾病等有参考意义。
 
 
「绿色头盖管」 急诊“多面手”
用途: 常用于急诊生化、血流变等检查。
特点: 添加了肝素锂/钠,它是一种高效抗凝剂,能快速阻止血液凝固,适合需要快速检测血浆的紧急情况。
 
 
「灰色头盖管」 血糖“守护者”
用途: 常用于血糖检查。
特点: 添加了氟化钠,主要作用是防止葡萄糖的酵解,也就是避免血液中的细胞在离体的情况下将血液中的葡萄糖消耗掉,灰头管是一类对糖情有独钟的采血管,目前仅用于葡萄糖的检测。
 
为什么不能“一管多用”?
您知道,如果强行把所有的血抽在一个管子里,会发生什么?
▪️添加剂“打架”: 一种抗凝剂可能会干扰另一种项目的化学检测。
▪️样本污染: 检测微量激素或药物浓度时,不同添加剂可能带来交叉污染,导致结果严重失真。
▪️检验无法进行: 比如,把需要血清的生化检查和需要全血的血常规检查混在一起,两者都无法完成。
分管采集,是确保每一张报告都准确、可靠的基础。
抽了这么多,会不会伤身体?
请放心!完全不会。
        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有4000—5000毫升,而每根采血管的容量通常仅为2—5毫升。假设采集5管血液,总血量也仅在20毫升左右,这个量相对于人体的总血量而言简直就是九牛一毛。同时,人体的造血功能会及时进行补充,因此常规采血对身体健康没有影响。
        由此可见,抽血分装绝非多此一举,这些五颜六色的采血管,是确保每一份检测结果的准确性。每一管血液都将用于不同的检测项目,共同为健康评估提供参考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