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 健康教育 > 健康教育

蚊子看了都绕道 中医居家有妙招

发布人: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 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8-07

          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、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,临床以发热、关节疼痛、皮疹等为主要表现。从中医角度来看,其属于“疫疹”“暑湿”等范畴,病因是蚊子传播的湿热型病毒,居家防控需围绕“避毒、祛湿、扶正”三大原则展开。
 
切断传播路径,规避疫毒侵袭
防蚊灭蚊:
         伊蚊喜湿热环境,需保持居家干燥通风,定期清理阳台、花盆等处积水,破坏蚊虫孳生地。
1.中医强调 “避其毒气” ,阻断病毒传播是防控核心:
(1)香囊驱蚊:
○ 成人/儿童通用方:
藿香5克、佩兰5克、薄荷5克、艾叶5克、菖蒲5克,装入无纺布袋随身携带。


          我院儿科联合中医科共同研讨,基于传统驱蚊香囊配方原理,结合婴幼儿生理特点,研制出专为三岁以下儿童设计的温和驱蚊配方。
三岁以下儿童建议配方:
         薄荷20克、白芷10克、紫苏叶15克、广藿香20克、陈皮20克、丁香5克(不含艾叶等刺激性成分)。
         药材需研磨后均分为25份,每份用双层纱布袋独立包装,悬挂时需距离儿童头部30厘米以上并避免直接接触。


注意:
1.有蚕豆病的禁用。
2.初次使用应观察是否出现皮疹或呼吸急促等过敏反应
 
(2)艾条熏蒸:
         点燃艾条,置于陶瓷或不燃容器,关闭门窗熏15-20分钟,待烟雾充满房间后熄灭火源,开窗通风。注意,人需离开房间。


2. 个人防护:
         外出时穿长袖衣裤,裸露部位可涂抹含藿香、佩兰成分的中药驱蚊液。居家时安装纱窗、蚊帐,避免蚊虫叮咬。若不慎被蚊虫叮咬,可涂抹紫草膏或马齿苋捣汁外敷,防止局部湿热郁积。
调理体内环境,祛湿防感
 
基孔肯雅热疫毒易趁人体湿热内盛时侵袭,居家需注重调理体质:
1.饮食调理:
○ 少食辛辣、油腻、生冷食物,以免助湿生热。可多吃绿豆、赤小豆、薏米、冬瓜等清热利湿食物。


○ 日常饮用金银花茶、荷叶茶或陈皮茯苓茶,帮助健脾祛湿。
○ 若有轻微乏力、食欲不振等不适,可煮藿香正气粥(藿香10g、粳米50g,煮至粥熟)食用,解表化湿。
2.起居调摄:
保证充足睡眠,避免熬夜耗伤正气。夏季可适当午睡,恢复体力。室内空调温度不宜过低(建议26℃以上),避免寒湿入侵,出汗后及时更换衣物,防止湿邪滞留。
 
早期干预,缓解轻症
若出现低热、关节酸痛等轻症,可采取中医居家护理措施:
1.发热处理:
        低热时可用温水擦拭额头、腋窝、腹股沟等部位,或用青蒿30g煮水擦浴,帮助散热。体温不超过38.5℃时,可饮用银翘散代茶饮(金银花15g、连翘10g、桔梗6g、甘草3g,煮水频服),清热解毒。


2.关节疼痛缓解:
         关节酸痛者可采用艾灸疗法,选取足三里、阴陵泉、曲池等穴位,每穴艾灸10分钟,温通经络、散寒祛湿。也可外用生姜片擦拭疼痛部位后,涂抹活络油按摩,缓解不适。


3.皮肤护理:
        出现皮疹时,保持皮肤清洁干燥,避免搔抓,可用苦参30g、地肤子30g煮水外洗,清热止痒。
 
注重情志调畅,扶助正气
         中医认为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,良好的心态有助于增强免疫力。居家期间可通过听音乐、练八段锦、太极拳等方式调节情绪,避免焦虑、紧张。家人之间相互关怀,营造轻松氛围,也能帮助提升机体抗病能力。


         中医居家防控需结合个人体质灵活调整,特殊人群(如孕妇、婴幼儿、慢性病患者)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。通过科学的防护与调理,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,助力平稳度过疫情期。
         需注意,若出现高热持续不退、剧烈关节疼痛、呕吐腹泻等症状,应及时就医,不可依赖居家调理延误病情。